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学习园地>>正文
 
从百年党史看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2021-06-01 22:37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1-06-01

作者:王京清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特别是新时代举世瞩目的“惊天动地”,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在这个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培育并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百年依然风华正茂的重要法宝。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

始终摆在首位的政治品质:对党忠诚

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百年来,我们党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对党的忠诚。

对党忠诚,就是对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奋斗目标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地坚持和贯彻执行,始终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这是担负实现人类最高理想重任的共产党人的崇高政治品质和优良传统。

早在我们党成立初期,党的纲领和章程中就明确提出“对党忠诚”的要求。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提到,“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都可以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党的二大到四大通过的党章也对入党者的忠诚提出明确要求,即“承认本党宣言及章程并愿忠实为本党服务者”。党的五大之后通过的党章进一步要求入党者要“服从党的决议,参加在党的一定组织中工作并交纳党费”。古田会议将“忠实”作为发展新党员的五项条件之一。1937年5月,毛泽东同志提出,党员、干部和领袖要“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1949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论忠诚与老实》的报告中指出,“‘忠诚’就是将全部真情率直而老实地向党坦白出来,就是要忠实于党的事业,忠实于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对党忠诚”作为党员的基本义务,内涵得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1951年4月,党的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通过的《关于发展新党员的决议》和《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提出新党员要“对党完全忠实、作风正派”。1956年9月,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向党的八大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将“对党忠诚老实”规定为党员的基本义务,首次写入党章。后来,党章历经数次修改,但“忠诚老实”始终未作改变。改革开放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影响党员忠诚度的因素日益增多。十二大党章中增加了“言行一致,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的要求,深化了党员保持对党忠诚的具体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将“对党忠诚”作为对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要求加以强调,在视察中央办公厅时,提出将“对党忠诚”作为领导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此后又在多个场合强调,对党忠诚“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强调忠诚,使之成为党的坚定立场和鲜明导向。伴随党的百年历程,忠诚于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等理念日益丰富完善,忠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断成长、壮大的重要经验,也是新时代必须坚持的优良传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需要全体党员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对党忠诚,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敢于实践、勇于担当,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用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和不凡的工作业绩,诠释对党的忠诚。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性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百年来,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动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出现严重曲折。”

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实际”,就是中国的国情,离开中国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去空谈理论,理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我们党历经千辛万苦得出的结论,是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铭记的。

1929年,为纠正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反对主观主义,毛泽东同志指出,“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不仅在实践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还写出《矛盾论》《实践论》《〈共产党人〉发刊词》等一系列著作,从理论上开展了与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斗争。1942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报告中明确阐释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内涵。经过整风运动,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在全党确立起来,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以理论联系实际为首的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使其在党的文献中正式确立下来。可以说,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进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取得丰硕成果的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回答普遍关注的问题,注重解答学员思想上的疙瘩,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防止空对空、两张皮。”理论联系实际既需要深刻把握当前中国实际,也需要付出艰辛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员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政策和方案更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

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密切联系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坚持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铸就了百年辉煌。可以说,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历史,是一部依靠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历史。

密切联系群众,根本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百年来,我们党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是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还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紧紧依靠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越走越宽广,正是因为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邓小平同志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历史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胜利之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直面和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人民群众广泛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这些论述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是党的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扬。

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百年来,我们党通过经常性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促进党内团结,形成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保持了党的生机与活力。

在党的历史上,我们党都是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党内大是大非的问题。红军在福建古田召开会议,就是通过批评和争论,解决如何建党、建军问题。延安整风中,也是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党内达到了空前大团结和思想上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武器,集中整饬党风,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使党内政治生活展现出新气象,党员干部队伍呈现新面貌。

新时代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需要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大胆使用、经常使用并熟练使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

勇于战胜风险挑战的鲜明品格:敢于善于斗争

百年来,我们党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坚决同各种错误思想和反对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逐步形成和始终保持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是与我们党相伴而生,并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百年实践中不断演进而成的独特精神品质,展现的是在任何艰难环境中始终保持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体现的是勇于开拓进取的认知思维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就告诫全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决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大力深化各领域改革,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勇于自我革命,使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需要我们增强斗争本领,客观把握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矛盾运行规律,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大势大局,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需要我们坚定斗争意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推动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胜利。

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全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艰苦奋斗是党的政治本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北大荒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小岗村精神、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再到新时代的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无不蕴含着艰苦奋斗的基因底色。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执政条件下防止贪图享乐,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任务,“四风”问题就是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背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整治“四风”入手,倡导艰苦朴素,反对奢侈浪费,促进党风政风明显好转,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奋斗是长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新时代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勇挑重担、苦干实干,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百年筚路蓝缕,百年接续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忘初心使命,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融入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及各项工作中,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让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不断发扬光大。

 

上一条:习近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下一条:数风流人物|李大钊:铁肩担道义 精神启后人
关闭窗口
 

贵州中医药大学机关党委  地址:贵阳市花溪大学城栋青南路2号

邮编:550025      电话:0851-88233021